裁判準則-游軒豪

 裁判準則-游軒豪
---------------------------------------------------------------------------------------------------------------------------------

▊ 經驗法則與共識
經驗法則對場上論證具備絕對之拘束力。若某項論證或概念為具備與我國義務教育同等學力之一般人皆可理解時,即構成經驗法則。經驗法則在判決中僅作為輔助之用,非因場上選手之論證明顯不足以作成裁判時,不以經驗法則介入之。
場上雙方作成之共識對判決有拘束力,共識之達成需場上雙方明確意思之表達。

▊ 攻防連續
基於「比賽公平性」及「充分討論」之期許,個人對論點採取攻防連續之判準,任何論點在雙方一辯成立後,對方應於下一階段攻防(質詢+申論)做出有效挑戰(不必擊倒,但要有攻防意識),否則即視為默認對方論點成立,而後攻擊不再接受。

▊ 單點舉證責任及階段性評分
單點舉證責任由違反單點推定者負責論證,基於一般情況下場上論證之標的多為無知推定,因此在操作上可視為得利者證,但請注意當中概念之差異。
階段性評分中未發言時以0分計,有發言時皆該項目總分之一半起算,無條件捨去。(例:申論中內容佔10分,即從5分起算。佔15分,即從7分起算。)
內容評分依三個階段,申論時每一個有效論證+1分,每2份成功舉證(例)+1分,每一個無效論證-1分,每2份失敗舉證(例)-1分;質詢時每一個有效題組+1分,每一次有效資料拆解+1分,每一個無效題組-1分;答辯時每一次有效回應+1分,每一次失敗回應-1分。
技巧評分包含兩大部分,首先是申論與質詢配合程度、質詢問題簡短明快、答辯時不可反質詢等競技辯論技巧;其次是儀態、風度、語速、聲量、流暢、時間控制、抑揚頓挫、口齒清晰等口語傳播技巧。針對上述兩大部分綜合考量後予以加減分。

▊ 政策性命題之整體架構
合題性:正方的制度必須合於題目要求,反方的制度不可合於題目要求,合題性疑義應由雙方提出,採「不提不理」制。違反合題性之持方,階段性分數中之內容分數為0,團體分數中之架構分數為0
初步成立:初步成立應於雙方一辯完成;正方應提出現況下的問題或政策目標,透過制度能解決問題或達成目標,即完成初步成立;反方可指出正方提出的問題或目標不存在,或是制度沒有解決力,又或者是制度將帶來其他弊害,即完成初步成立。初步未成立之持方,階段性分數中之內容分數為0,團體分數中之架構分數為0
損益比:雙方應於比賽中建立有效損益比,用以說明己方政策優於對方,若任何一方建立損益比而另一方未能摧毀或提出新的損益比時,即以場上唯一之損益比作成裁判。
平手裁判:若場上雙方未於比賽中建立有效損益比,且互有利弊時,判準順序如下:1接近現況推定(基於對制度變動風險之不信賴,本人認同現況制度有最低限度的推定利益)者勝2論點先成立者(即正方)勝3未背負命題(即反方)者勝
架構分數:一方全判,分數與雙方論證程度無關。架構分數代表裁判對某項政策之抉擇,政策僅有做與不做之區別,而不可能有執行十分之六(假設架構分數為十分)的結論,故而一方全判。